摄影棚里的灯刚熄灭,我还沉浸在刚才那一幕:镜头前的孙禾颐微微侧头,睫毛在柔光箱的反射下像两把小扇子,轻轻一扇就把空气里的甜味全扇到我面前。作为跟拍她三年的幕后记录者,我习惯用快门声替她写日记,而这73.29GB的文件夹,就是她写给世界的彩色情书。
第一次见她是在横店古装戏的片场。她裹着素白戏服,发髻松散,像从古画里走出来的仕女,却在导演喊“卡”后一秒切换成蹦跳的小鹿,抱着保温杯冲我晃:“今天有没有拍到我打哈欠的丑照?”那种反差感瞬间击中我——镜头里她是冷冽月光,镜头外她是冒着气泡的橘子汽水。后来我索性把工作室搬去她隔壁酒店长驻,用长焦偷抓她候场时对着手机做鬼脸的瞬间,用微距贴拍她睫毛上沾的亮片,73G的起点就是这么攒下来的。
她的硬照永远带着故事感。我最喜欢的一套是去年在京都拍的夜樱主题:她穿着雾粉色和服站在鸭川边,背后粉色花雨簌簌落下,镜头里她仰头去接花瓣,颈侧那颗小痣在灯笼光下像一粒朱砂。原片直出时色彩已经饱和得像动画,我还是忍不住在暗房多停了三分钟,让阴影再沉一点,好衬出她瞳孔里那汪京都夜色。成片发出去当晚,微博转发破了十万,评论区都在问:“这是哪家新出道的仙女?”
私服图又是另一幅面孔。她偏爱 oversized 卫衣配骑行裤,随手扎的丸子头总有碎发翘成天线,在便利店买关东煮被抓拍的样子,像大学里逃课去买奶茶的学姐。有次她穿着我的黑T恤在阳台浇花,夕阳把布料照成半透明,锁骨轮廓像用铅笔轻描的线稿,我举着相机没敢出声,怕惊动那一刻的松弛。那张照片后来成了文件夹的隐藏福利,只有点开缩略图才能发现右下角她光着脚,大脚趾上还沾着泥点。
至于“持续更新”这四个字,对我们而言是种默契的仪式感。每到一个新剧组,她就在酒店房间贴满即时成像:和对手演员的搞怪合影、道具组做的假伤疤、凌晨四点窗外的蓝调天空。我把这些边角料扫描进文件夹,按拍摄地建子文件夹,从“西双版纳的热带雨”到“零下二十度的长白山”,她的脸在取景框里经历四季,像一颗被时光打磨的珍珠,光泽越来越润。
在线浏览: 孙禾颐jennypinky 美女演员作品附写真合集 [73.29GB] 持续更新
最近新增的15G是她在巴黎时装周的外拍。那天香榭丽舍大街下着细雨,她穿着黑色西装外套,内搭亮片吊带,高跟鞋踩进水洼溅起银色水花。我蹲在马路对面用70-200抓拍,隔着雨幕看她甩头发的瞬间,水珠顺着发梢飞出去,像一串被扯断的钻石项链。回酒店选片时,她盘腿坐在地毯上啃可丽饼,指着显示器说:“这张眼角的皱纹别修,我要留着笑场的证据。”于是那张带着细纹的笑脸被原封不动存进“巴黎·未修”文件夹,和其他被精修到毛孔都模糊的图躺在一起,像一对反义词。
现在文件夹已经膨胀到73.29GB,但我知道它永远不会封顶。下周她要去冰岛拍杂志,我已经把防冻贴和暖宝宝塞进器材箱,想象她在极光下转圈时,羽绒服下摆扫起的雪粒会在镜头里变成碎钻。或许下次更新时,我会把这张极光下的侧脸设为封面,标题就叫《当孙禾颐遇见欧若拉》——毕竟,记录她的意义从来不是追求完美,而是收藏那些连她本人都没发现的,闪闪发亮的瞬间。
硬盘指示灯还在闪烁,像一颗不肯睡的心。我把今天拍的六百张RAW格式拖进文件夹,命名“20240527_京都夜樱番外”。明天她醒来会问:“拍到了吗?”我会把相机递给她,让她自己翻——那里有她咬着棒棒糖补妆的侧影,有她蹲在路边系鞋带的背影,还有她突然发现镜头时,冲我比的那颗歪歪扭扭的爱心。73G只是数字,真正占空间的,是她每次看向镜头时,那句没说出口的“嗨,又见面啦”。
报歉!评论已关闭。